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,居家养老需求日益凸显。
一、政策环境剖析
(一)国家引领方向
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《“十四五”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》强调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,国家从宏观保障老年人养老服务权利。在土地使用上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规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,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符合规划可依法获取,为居家养老场地落实提供基础。各地政府依国家指引,对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。
(二)湖南省政策细化
湖南省出台《湖南省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若干规定》《湖南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若干规定》等。《助餐规定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统筹规划,给予助餐补贴,制定用地等优惠政策;《配建规定》要求新建和老旧小区按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。《湖南省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办法》指出,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符合条件可划拨供地,营利性的以租赁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,降低土地获取成本,促进设施建设。
(三)湘西州及吉首市政策聚焦
场地利用支持:湘西州推动闲置场地转化为养老服务设施。2023 年,州本级财政 “以奖代补” 180 万元建成 18 个村居综合照料中心。吉首市镇溪街道马坡岭社区将闲置院落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;石家冲街道桐油坪社区把 4000 平方米闲置国有资产建成智慧医养服务中心。若闲置房屋土地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且符合规划,按《吉首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》,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可依规办理用地审批等手续,为利用闲置土地开展养老服务提供路径。
互助养老推动:湘西州倡导互助养老模式,通过福彩公益金、财政资金支持社区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花垣县民乐镇谷哨村麻家寨互助养老服务点是典型。农村集体土地用于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,需符合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讨论通过并办理审批手续,保障建设合法性。
服务设施建设规划:湘西州制定《湘西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(2021 - 2035 年)》,打造 15 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,2024 年计划投入 450 万元建 9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。龙山县民安街道土城坝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取得良好成效。吉首市依据《吉首市土地管理市场管理办法》,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,优先保障符合规划项目的用地指标,助力打造养老服务圈。
二、闲置房转型路径
(一)构建小型居家养老服务站
合理功能分区:依据房屋空间,划分生活区、活动区与护理区。生活区配备防滑地板、无棱角家具、可调节床铺等,保障居住安全舒适;活动区设置棋牌室、书画室等,丰富精神生活;护理区配备基本医疗设备,提供健康监测与简单护理服务。
丰富服务内容:除基础生活照料,结合吉首市老人需求,增加特色服务。针对慢性病老人,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,开展上门问诊、健康讲座;联合高校或志愿者组织,引入文化教育、心理咨询服务,提升服务竞争力。
(二)开展家庭式养老床位服务
专业床位改造与服务拓展:将闲置房按专业养老机构标准改造为家庭式养老床位,安装紧急呼叫、智能床垫等设备,实时监测老人状况。同时,将服务延伸至周边居家老人,提供上门护理、康复训练,扩大服务范围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组建专业服务团队:打造一支包含护理人员、康复师、营养师的专业团队。护理人员需具备资质并定期培训;康复师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;营养师依据老人身体与饮食喜好制定食谱,确保服务质量。
三、申请与对接建议
(一)补贴政策申请
密切留意吉首市民政局、财政局补贴申报通知。按服务类型准备申报材料,申请建设补贴需房屋改造方案等,申请运营补贴需服务记录等。若涉及土地使用补贴,依据《吉首市土地管理市场管理办法》及《湖南省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管理办法》,提供土地使用合规证明等材料,争取补贴。
(二)服务资源对接
对接医疗资源:主动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医院建立合作,签订协议,邀请医生坐诊、开展讲座,为老人建档,开通就医绿色通道,提升服务专业性与吸引力。若因医养结合需调整用地,依据土地法规提前办理审批手续。
对接志愿服务资源:与吉首市团委、志愿者协会联系,招募志愿者提供服务,丰富服务内容,降低人力成本,提升品牌形象。若涉及场地临时使用等土地相关情况,遵守吉首市土地管理规定,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。
 湘公网安备43310102000273号  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湘B2-20220511    湘人服证字[2024] 第3101000113    
  网站地图    
  创业贷款申请管理
湘公网安备43310102000273号  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湘B2-20220511    湘人服证字[2024] 第3101000113    
  网站地图    
  创业贷款申请管理